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漢語概說
The Chinese Language 
開課學期
109-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徐芳敏 
課號
CHIN5080 
課程識別碼
101 5110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1,2(8:10~10:00) 
上課地點
共102 
備註
A2:歷史思維
總人數上限:2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世界上有幾千種語言。全球各地人士當然最喜歡選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不過,全球好幾億人口以「華語(或稱中文、國語、普通話、現代漢語)」作為母語,穩居所有母語人口總數第一 ──其次依序是英語、俄語、西班牙語、印地語、阿拉伯語、日語、德語……。全球逐漸興起以「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風潮,國際間幾千萬人學習「華語」。
本課程期望藉由上述種種關於「古今漢語」的介紹與討論,引導同學思考:漢語古往今來、古傳今承的歷史,漢語與漢民族、其他民族,漢語與漢文化、其他文化……等等問題。
You can wipe out an entire generation, you can burn their homes to tne ground, and somehow they’ll still find their way back. But if you destroy their history, you destroy their achievements, then it’s as if they never existed. That’s what Hitler wants, and that’s exactly what we’re fighting for.──2014 movie “The Monuments Men”(大尋寶家)
 

課程目標
本課程介紹和討論:中華文化圈內的語言,古今漢語通論,漢語作為漢民族文學、哲學、科學、漢學、經典著作的語言,漢語漢字(或東亞漢字文化圈)與漢文化、說話、政治或法律語言、教育、電玩與電子書。 
課程要求
期末考、期末報告各占50%。(視課堂實際情形,或可能:出席狀況10%,期末考、期末報告各占45%。)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參考書目
〔日〕牛島德次、香坂順一、藤堂明保 1967《中國文化叢書1:言語》,日本東京:大修館書店。
王 力 1950《中國語文講話》,北京:開明書店。
王 力 1988《漢語史稿》,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 力主編 1989《古代漢語(修訂本)》(全四冊),臺北:藍燈文化公司。
何大安 1987《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出版社。
呂正惠 1989〈中國文學形式與抒情傳統〉,《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59-207。
李 旭著,林添福攝影 2001《地角天涯:中國少數民族紀行》,臺北:經典雜誌。
周法高 1973《中國語文研究》,臺北:華岡出版公司。(原為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委員會出版,1955。)
周祖謨 2000〈漢語發展的歷史〉,《周祖謨語言文字論集》(周士琦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15。
林毓生 1983《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瑞典〕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著,張世祿譯 1931《中國語與中國文》,上海:商務印書館。(譯自Sound and Symbol in Chine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3.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1977。
〔瑞典〕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著,杜其容譯 1963《中國語之性質及其歷史》,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譯自1949.)
陳曉林 1987〈介入世界思想的核心 對「五四」啟蒙運動再反省〉(部分),《聯合報》民國七十六年五月三日、五月四日第八版「聯合副刊」文章。
游汝杰 2003《中國文化語言學引論(修訂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鄒嘉彥、游汝杰編著 2003《漢語與華人社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趙元任 1992〈漢語語法與邏輯雜談〉,《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和發展—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袁毓林主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19-230。
劉若愚(James J. Y. Liu)著,杜國清譯 1977《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公司。(譯自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美〕羅杰瑞(Jerry Norman)著,張惠英譯 1995《漢語概說》,北京:語文出版社。(譯自Chinese. Cambridge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4  開場白 
第2週
9/21  第壹單元 中華文化圈的語言 
第3週
9/28  第壹單元 中華文化圈的語言 
第4週
10/05  第壹單元 中華文化圈的語言 
第5週
10/12  第貳單元 漢語通論 
第6週
10/19  第貳單元 漢語通論 
第7週
10/26  第貳單元 漢語通論 
第8週
11/02  第貳單元 漢語通論 
第9週
11/09  第參單元 漢語作為漢民族文學、哲學、科學、漢學、經典著作的語言 
第10週
11/16  第參單元 漢語作為漢民族文學、哲學、科學、漢學、經典著作的語言 
第11週
11/23  第參單元 漢語作為漢民族文學、哲學、科學、漢學、經典著作的語言 
第12週
11/30  第參單元 漢語作為漢民族文學、哲學、科學、漢學、經典著作的語言 
第13週
12/07  第參單元 漢語作為漢民族文學、哲學、科學、漢學、經典著作的語言 
第14週
12/14  第肆單元 漢語、漢字(或東亞漢字文化圈)與漢(或東亞)文化、說話、政治或法律語言、教育、電玩或電子書 
第15週
12/21  第肆單元 漢語、漢字(或東亞漢字文化圈)與漢(或東亞)文化、說話、政治或法律語言、教育、電玩或電子書 
第16週
12/28  第肆單元 漢語、漢字(或東亞漢字文化圈)與漢(或東亞)文化、說話、政治或法律語言、教育、電玩或電子書 
第17週
1/04  期末考 
第18週
1/11  期末報告